大内氏是室町時代到戰國前期中國地區的霸主之一,名聲威震一時。此時大內氏的根據地「山口」還收留了眾多來自京都、躲避戰亂的歌人、文化人,居館所在的山口甚至有「西之京」的美名。不過隨著大內氏的滅亡,山口的璀璨文化也慢慢消失。直到江戶幕府末期的1864年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將藩廳由萩城移到山口的「山口城」後山口再次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現在的山口不但有大內氏時期「西之京」的眾多遺跡、還有幕末雄藩山口藩留下的眾多近代文化遺產。這篇文章,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山口、並介紹山口最重要的歷史景點。
在山口的眾多景點中以擁有日本三大五重塔「國寶瑠璃光寺五重塔」的瑠璃光寺最為知名,另外還有被列名為「續日本100名城」的「大内氏館」和「高嶺城」。此外還有許多幕末留下的歷史建築「舊山口藩廳門」、「山口縣舊縣議會議事堂」、「萩藩主毛利家 香山墓所」、「木戸神社」等歷史景點。
山口站對面有一間看起來不起眼的商店有腳踏車出租的服務,山口附近和大内氏有關的遺跡、博物館很多,其實騎腳踏車是個不錯攻城方式。山口市區的推薦參觀順序是大内氏館→築山館跡館→瑠璃光寺五重塔館→萩藩主毛利家 香山墓所→山口縣政資料館→舊山口藩廳門→山口市歴史民俗資料館→木戸神社→高嶺城。
JR山口站
山口站內的觀光案內所,可以在這裡索取地圖和觀光簡介和資料。
站內的便利商店(記得是7-11)內就能買到山口名酒「獺祭」。連便利商店都能買到「獺祭」,讓人有一種「真不愧是名酒之鄉 山口」的感覺。
(製造「獺祭」的酒造就是山口本地的酒造「旭酒造」)
JR山口站正對面,一間名為「福武貸自転車」的商店提供腳踏車租借的服務。山口市區的真很大,走起來蠻辛苦的。租台腳踏車騎車旅遊我覺得是很不錯的山口散策方式。
從山口站徒步走了20多分鐘後,抵達了「曹洞宗 瑞雲山龍福寺」。這座寺院是建造在昔日山口氏館遺址上的寺院。
龍福寺正面的參道入口處。
龍福寺的山門。
龍福寺的前身是大內家的居館「大内氏館」。大内氏館正式的建城年代不明,依據文獻和發掘調查結果來看建築的年代約是在15世紀後半大内教弘時代。和一般常見的古城不同,大内氏館是仿照將軍宅邸的居館。居館的外側以築地塀、土壘和壕溝防禦,只有基本的防衛機能。大內氏曾經多次改建、擴大範圍。如大内義弘時代在北側興建了築山館作為招待外賓的迎賓館之用。
1556年毛利元就攻入山口,大內氏的最後當主義長逃亡,大內氏館也就此廢城。日後元就的兒子隆元在山口氏館的舊址上興建了龍福寺,供養昔日的主君大内義隆,算是對舊主盡了最後的忠義。
大内義隆供養塔
龍福寺的本堂。
本堂旁有一間小小的神社資料館。因為大内氏館本身實在是沒什麼好看的,不說的話就完全只是一間佛寺而已。不過這間資料館展示了不少和大内加有關的文物,因此建議大家可以進去看看。
資料館旁的大内義興像,大内義興是開啟天下大亂、進入戰國時代的「應仁之亂」的要角。還一度成為執掌政界的「管領代」。此外在大内義興的時代大内氏壟斷了日本和明朝間的「勘合貿易」,是大内氏的全盛時期。
龍福寺資料館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09:00~17:00
參觀費用:高中生以上200円、小中學生150円
參觀費用是自己投入料金箱中。
資料館中本來漆黑一片,不過自動門感應到人自動開啟後室內燈光也會隨之打開。
資料館內展示了許多和大內氏有關的珍貴文物和書信。
資料館一角的大內氏一族人像。在昏暗的室內角落突然看到這三個人像真的差點把我嚇死….
在龍福寺旁有一處依據發掘調查結果復原的大內氏館池泉庭園。
地面上也有許多特別標示出來的大內氏館建物礎石遺跡,這些都是昔日大內氏館館中建築物的所在之處。
龍福寺東北角是一座小型兒童公園「大殿公園」。公園內有從前大內氏館土壘遺跡。
繞到大內氏館的西側,有一座依據發掘調查結果和參考描繪同時期的京都景色的「洛中洛外屏風」所重建的大內氏館西門。整座大內氏館這座西門算是最醒目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了。
大內氏館北側有一座「八坂神社」。這座八坂神社是在西元1369年大内氏當主「大内弘世」從京都的八坂神社分靈而來的八坂神社分社。
八坂神社的本殿。
八坂神社內有座石碑,上面寫著「大內氏遺跡築山跡」。築山跡就是從前由大内義弘所興建的築山館遺跡,築山館是大內氏用來作為招待外賓的迎賓館。
八坂神社旁的道路邊、一道不起眼的土堤上面寫著「大內氏遺跡築山跡」,原來這道土堤可是昔日築山館的外圍土壘呢!在山口市區到處能看到「此處是XX遺跡」的石碑或指示牌,就「到處都能看到古蹟或遺跡」這一點來看山口市和京都真有點像,難怪會被稱為「西之京」啊!
繼續往北走去,走到一處開闊處看到了後方的山丘-這座山就是等一會兒要去的大內氏館詰城「高嶺城」所在的「鴻之峰」。
鴻之峰的標高338公尺其實並不是很高,不過山勢突出於山口盆地之中讓這座山看起來的高度比實際的高度還來的高,看來等一下要爬上山頂的高嶺城會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啊…
在進行嚴峻的挑戰之前,先來山口第一的觀光景點「瑠璃光寺五重塔」參觀。我想整個山口縣這座瑠璃光寺五重塔是最重要、最有歷史價值和最受歡迎的歷史建築了!幾乎可以稱之為山口縣的觀光圖騰。
瑠璃光寺五重塔位於瑠璃光寺境內, 現在瑠璃光寺境內和五重塔所在的池塘被稱為「香山公園」,是「日本歷史公園100選」之一。
瑠璃光寺前身是大内氏第25代當主大内義弘所建立的「香積寺」,西元1399年大内義弘與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戰爭時戰死於和泉國(今天的大阪府堺市)。大内氏改由大内義弘的弟弟大内盛見繼承當主之位。為了紀念大内義弘,大内盛見在哥哥所建立的香積寺內興建了一座五重塔,這座塔最後在西元1442年完工。在現在全日本保存的五重塔中瑠璃光寺五重塔的建造年代排名第十位,還和奈良県法隆寺、京都醍醐的五重塔並列為「日本三名塔」。
1600年關原之戰後統治山口一地的毛利氏因為屬於戰敗的西軍而被大大減封,藩廳也被移到了位於山口縣西部的「萩」。與此同時香積寺也被移築到了萩,而原本香積寺的舊地則成為「瑠璃光寺」。
令人驚訝的是原來瑠璃光寺五重塔所在的區域是屬於對外開放的公園,是不用收參觀費用的!沒想到這麼珍貴又美麗的歷史建築居然可以免費參觀,實在讓我太驚訝了!
瑠璃光寺山門前有一座「大內弘世」騎馬像。大内弘世是大內氏的中興名主,他在室町幕府二代將軍足利義詮時期曾經前往京都,醉心於京都文化的他回到山口後開始將根據地以京都為範本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是山口稱為「西之京」的濫觴。
瑠璃光寺本堂。
本堂內的瑠璃光寺本尊「藥師如來」。
一旁有條通往山上的小路,路旁可以看到盛開的美麗繡球花。
小路的盡頭是一座供奉海上守護神「金毘羅」的金比羅神社。
從金比羅神社所在的山坡上可以眺望瑠璃光寺全景。
瑠璃光寺附近有一座「萩藩主毛利家 香山墓所」。前面提過關原之戰站錯邊的毛利家被趕到了萩去,因此歷代藩主的埋身於萩市的舊天樹院、大照院、東光寺等地的毛利家墓所。不過毛利氏第13代藩主毛利敬親將藩廳遷到山口,毛利敬親過世後有埋葬於山口。這處香山墓所內埋葬的除了毛利敬親和毛利敬親夫人外,還包含了萩藩初代藩主毛利秀就的母親「周慶寺殿」一共七位毛利氏歷代諸靈。
離開主毛利家香山墓所後前往「山口市歴史民俗資料館」。途中經過了山口縣廳。縣廳前有一座「舊山口藩廳門」。
西元1864年萩藩藩主毛利敬親將藩廳從山口縣西部的「萩」遷移到了山口。這座舊山口藩廳門就是當年藩政中心「山口議事堂」的正門。1871年日本實行廢藩置縣後成為山口縣廳的廳門。這座廳門現在被指定為山口縣指定文化財。
舊山口廳門的後側。
舊山口廳門使用「切妻造」來建設屋頂、屋頂鋪設的是木頭瓦片,是一棟「藥醫門」建築樣式的木造城門。
舊山口聽門後方有一棟典雅的大正時期建築,這棟建築物是以前的山口縣廳,現在則為「山口縣政資料館」還是日本國家指定文化財。
資料館中還展示了大內氏館、高嶺城獲選續100名城的認定證。下方還有一張地圖表示如何前往高嶺城。
簡單來說就是「沿著國道9號走到木戸公園,再從木戸神社後方的山道上山。從木戸神社走到山頂的高嶺城本丸路途約2.6公里,徒步需50分鐘左右」
備註:另一條高嶺城的登山路線是從山口大神宮後方的山路通往高嶺城,從山下走到高嶺城入口電塔處約30分鐘
接著先到了山口市歴史民俗資料館在續100名城集章本上蓋了印章,雖然「蓋章」應該只是攻城途中附加的行程,不過每次攻城時沒有掀蓋好章心中都有點不踏實,蓋完章後才能放下內心的大石。盡情享受攻城的輕鬆與悠閒…
啊…不對!攻城時很多時候都是又累又痛苦的…實在稱不上「輕鬆」、「悠閒」。
資料館中展示許多從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因為對這些東西沒什麼興趣花了10分鐘快速逛了一圈後就離開了。
山口歴史民俗資料館營業時間:09:00-17:00(最後入館16:30)
定休日:週一(遇到國定假日開館、隔日休)、日本新年期間門票:大人110円、18歲以下無料
備註:續100名城印章也可在「大路Lobby」蓋章
大路Lobby營業時間:10:00-17:00
定休日:週二、盂蘭盆節、日本新年期間
俗資料館前往山頂的高嶺城官方路線走的是車道,路線為走出了資料館後沿著國道9號走到木戸公園,再從木戸神社後方的山道上山。這是從國道旁看到的「鴻之峰」。山頂那座電塔就是高嶺城的所在地。
(後來上山才發現原來高嶺城離電塔還有一小段距離,從電塔出發還要繼續爬10-20分鐘才能抵達高嶺城)
沿著國道往前走,10分鐘後抵達供奉木戶孝允的木戶神社。
木戶孝允就是後來的維新三傑「桂小五郎」。
不過現在提到桂小五郎就想到漫畫銀魂以桂小五郎為原型改編繪製的人物「桂小太郎」(「我是桂」)
(當然還有桂小太郎的「夥伴」(寵物?)「伊莉莎白」)。
木戶神社旁有指示牌,標明前往高嶺城的登山口。從木戶神社走到山頂的高嶺城本丸路途約2.9公里,徒步需50分鐘左右。
這條路徒步上山健行、運動的人很多,遇到好幾個帶著一瓶水就慢慢走上山、跑山上運動的民眾。看來是當地人每天當作登山健身的地方。
這條山路前半段都是柏油路,後半段則變成這種山中礫石小徑。不過路況還算不差,走起來也蠻輕鬆的。
走到一半看到一處名為「高嶺城跡 展望所」的開闊處,此處有幾張椅子可以眺望下方的山口市區。也讓疲憊的攻城者或是來這邊運動的人可以休息一下喘口氣。
從山下的木戶神社出發,走了50多分鐘後終於看到了山頂的電波塔。
在電波塔後方的樹林中看到的高嶺城的牌子,內心實在開心!因為終於抵達目的地,征服了被我視為續100名城難關之一的高嶺城了!
突然看到一塊「往高嶺城城跡500公尺」的牌子…
哇咧!原來這裡只是高嶺城的邊緣啊!!!要去主墎居然還要繼續往上爬。
內心當然就是-
1.首先就是想說算了不要爬了
2.後來又覺得不爬以後會後悔
3.然後就不知不覺繼續往上爬
4.邊爬邊後悔幹嘛這麼累
5.爬上主墎後、完成攻城後心裡又想著「幸好有爬上來」
只要是難爬的山城一定會經過這幾個「心路歷程」,我想你也是吧(笑)
和下方的山路不同,通往高嶺城的路還蠻陡峭難爬,有些路段還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安全地爬上山。
爬了一會兒,回頭一看電波塔已經在腳下了。
爬到一半看到一座供人休息的涼亭。
越往上爬,視野也越遼闊。
爬了20多分鐘後終於抵達高嶺城的主墎下方。高嶺城自從戰國末期廢城並沒有再做其他的利用後,因此能一直保留著當時的面貌。
高嶺城的主墎石垣。
高嶺城的主墎石垣有兩個最主要的建築特徵:一是主墎的石垣分為兩段,這是因為當時的石垣建築技術尚未成熟,無法蓋出高過4公尺的石垣。因此改以這種「石垣上方再蓋石垣」的兩段造石垣建築方式。另一個特色是主墎石垣上使用了幾顆被稱為「鏡石」的巨石來建造。從上上張圖上就能看到三塊明顯大於其他石垣的巨石。
高嶺城的主墎(本丸)區域。
高嶺城的建設開始於大內氏最後的當主大內義長時期。和甲斐的武田家一樣,大內氏強盛時期其實根本不需要一座具有堅強防禦能力的城堡,不過大內義長繼承家煮後大內氏已成為強弩之末,原本的居館大內氏館也不再安全。因此大內義長在1556年開始興建高嶺城,不料城堡還沒建設完畢隔年毛利家就殺進山口了!大內義長只好拋下未完成的高嶺城棄城逃亡,最後在周防國的且山城自殺,大內家也就此實質上滅亡。此後毛利氏將高嶺城整修完畢後派遣市川經好擔任城代,作為山口支配的據點。1569年大內氏餘黨大內輝弘在大友軍的助威下圍攻高嶺城,高嶺城城代經好之妻市川局代替不在城中的丈夫率軍指揮,展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英姿。最終守住高嶺城,攻城的大內輝弘最後兵敗自殺。
1600年關原之戰後屬於西軍的毛利氏因戰敗被大大減封,從本來擁有9國、石高達112萬石的超級大名減為只擁有周防、長門兩國29萬8千石的中級領主。最慘的是以廣島城為主城的毛利家還要搬家!當時毛利提出了萩的指月山、防府的桑山和山口的高嶺城三個搬家目標請幕府裁示,幕府一看你毛利家怎麼可以待在戰略地位重要的防府和山口呢?大筆一揮就叫毛利家滾到萩去,毛利家只好摸摸鼻子前往萩建立了萩城。1615年一國一城令頒布之後高嶺城於1638年正式廢城。
從高嶺城主墎所看到的山口市全景。比起山下的大內氏館、山上的高嶺城其實更有「城」的感覺,壯麗且保存良好的石垣也十分值得一看!喜歡古城的您可千萬不要偷懶,一定要上山來看看啊!
山口市參觀筆記:
1.參觀順序推薦:上山口站→大内氏館→瑠璃光寺五重塔→山口市歴史民俗資料館→高嶺城→山口站
2.另一條高嶺城的登山路線是從山口大神宮後方的山路通往高嶺城,從山下走到高嶺城入口電塔處約30分鐘
3.JR上山口站沒有寄物櫃。
4.JR山口站有寄物櫃、站前的「福武貸自轉車」提供腳踏車出借服務。
更多續100名城的故事、攻城密技請參考我的書:
卡瓦納╳續日本100名城完全制霸
購書連結:博客來
無留言